量子運算威脅迫在眉睫 後量子密碼學成企業生存必修課

2025 年 09 月 05 日

隨著量子運算技術逐步成熟、邁向實用化,全球資安環境正面臨結構性轉折。傳統RSA與ECC加密機制在量子電腦的高速運算下將迅速失效,後量子密碼學(Post-Quantum Cryptography, PQC)不再只是資安圈的熱門話題,而是各產業必須面對的現實挑戰與「生存門檻」。

根據NIST(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)預估,量子電腦可能在未來5到10年內顛覆現有密碼學基礎。因此目前加密的資料,即使短期內安全,未來也可能被「先竊取,後解密」的攻擊模式所威脅,對金融、醫療、政府及高科技等產業長期保存的機敏資料及資料而言,將造成不可逆的風險。

Thales在《2025資料威脅報告》中指出,雖然不少企業已展開PQC演算法的評估,但整體部署仍面臨時間壓力。高科技製造與金融業被視為最先感受到量子威脅的產業。從程式碼簽章、IoT裝置安全、自動化控制、憑證與交易驗證到雲端備份加密,相關需求正快速浮現。

國際相關規範也陸續啟動。如美國CNSA 2.0要求自2027年起,所有新採購的國安系統設備必須支援PQC,並於2035年全面完成遷移。這不僅是資安需求,更是牽動跨境貿易與供應鏈的合規挑戰。

若延遲轉型,企業恐面臨以下風險:

傳統加密失效 — RSA與ECC等主流演算法將難以抵禦量子計算。

國際合規壓力 — 若未及時導入PQC,可能影響出口與供應鏈合作。

商業信任與競爭力重塑 — PQC能力將成為客戶與合作夥伴的重要信任基礎。

錯失技術轉型契機 — PQC將帶動HSM、TLS、IoT與數位簽章等技術創新,並催生顧問、演算法盤點、遷移測試等新型服務。

企業應採取「漸進式導入」策略,逐步進行PQC部署,包括:

盤點現有資產 — 評估加密演算法、密鑰管理與系統依賴度。

建立遷移策略 — 規劃分階段的導入與測試流程。

執行POC驗證 — 在受控環境下驗證PQC的整合可行性。

強化加密敏捷性(Crypto Agility) — 保持演算法可替換性,以因應未來標準與技術演進。

量子時代的到來已是既定事實,PQC不再是選項,而是必修課。企業若能提前規劃並啟動轉型,不僅能確保機敏資訊的長期安全,也能維持國際市場競爭力。

在技術落地方面,國際資安品牌Thales已將NIST核准的PQC演算法整合至硬體安全模組(HSM),並支援混合加密模式(Hybrid Cryptography),協助企業在傳統與PQC演算法間平滑過渡,降低轉換風險,並滿足各產業的法規與合規要求。

亞利安科技為Thales在台銷售夥伴,深耕資安近20年,提供企業數位轉型所需的資安防護與服務,未來將持續協助產業導入符合國際標準的量子安全解決方案,穩健邁向後量子時代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2024年後量子密碼研討會聚焦PQC技術應用

2024 年 08 月 13 日

ST全新系列MCU提升物聯網/嵌入式應用性能

2023 年 04 月 12 日

新發布的網路安全標籤計畫推進物聯網發展,Silicon Labs持續加強安全技術

2023 年 11 月 09 日

ROHM/Quanmatic利用量子技術優化製程並完成驗證

2023 年 12 月 07 日

是德全新測試方案強化後量子密碼學安全性

2024 年 05 月 20 日

振生半導體執行長張振豐:硬體資安迎向典範轉移

2024 年 07 月 29 日
前一篇
AI/電池/生醫/ESG當道 2025潛力前瞻科技創未來
下一篇
貿澤電子供貨Amphenol LTW SnapQD液體冷卻連接器 高效無洩漏設計